重返照服行列—看見被照顧者需要
重返照服行列—看見被照顧者需要《阿丹》
國慶假期甫過,我已準備再回到原來的照服機構上班了。
數年前從職場退休的我,因為有照顧公婆的責任,而去上了照護相關課程,且受訓合格取得證照,進入機構從事居服員行業,現在對我來說不是職業,而是是一種學習,把這份工作當作是志工來服務老人家的。《初衷》
照服員是(不)輕鬆的行業,去年八月底,原先的照服員工作一段時間後,身心略感疲憊,於是離開居服員工作,退下來—個月後,婆婆因夜晚躁動不眠,造成肺水腫引發心律不整,緊急送醫插管治療,住加護病房,甚至接病到病危通知單,前後進出醫院6次,我和老公輪流照護,病況不穩定,隨時都有最壞的心理準備,甚至在秋茂園訂好塔位,所幸經過醫生與家屬細心調理後,半年後已漸漸康復,婆婆出院後白天安排到日照中心上課,規律的生活作息,以及各種課程活動的參與,不會讓她無趣想睡,還因同儕之間的互動及交流,讓心情開朗,或許可以延緩老人失智呢。
接著在五月底,公公因血栓發生小中風,上午陪伴至醫院復健,下午在家另外再加課,因為之前居服員的工作經驗,學到許多復健常識,如走路/上、下樓梯/騎飛輪/爬指梯/撿銅板…,所以利用家裡現成的器具自製輔具,加強復健的頻率及強度,幾個月下來,復健已經有顯著成效,從外表看起來,公公的肢體狀態,其實與正常人幾乎無差異。現在面對長輩突如其來的病痛或意外事故,都能有較從容的心態面對,另外在就醫時舆醫生討論病情,詳記醫生的囑咐,再耐心轉述給他們理解,並安心配合治療,這些照護過程的細心,都讓公公與婆婆銘記在心,能受到家人與長輩們的肯定,令我感到很寬心、很欣慰。
七月下旬,疫情趨緩,公公和婆婆兩人打了疫苗之後,一起返回日照中心上課,晚餐安排居服人員來看視及備餐,規律的作息調適之後,日常生活可完全自理,這是令人放心的理想狀態,我想自己應該抽離照顧者的身分了,暫時返回臺北。難的清閒,但每天無所是事極為無聊,想起陪公公復建期間,肩上禙起照服員的背包時,油然而生的自信,讓我覺得輕鬆自在,不禁懷念起二年九個月的照服歲月,與老公商量後,決定再次重返照服行列。這一次我不曉得可以做多久,只想把每一天、每一個案家都當作是特別的機緣,真心相待,一如初衷。
一般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