失落的戰地風情:2014國之北疆馬祖馬拉松
失落的戰地風情:2014國之北疆馬祖馬拉松賽記
為了跑一場馬拉松,遠渡重洋飛到馬祖。
是什麼樣的魔力吸引我?近年來慢跑風氣蓬勃發展,各種路跑賽琳瑯滿目,不分老少、不分性別,只要喜歡,任憑選擇,但較熱門的場次可能被秒殺,你連搶的機會都沒有。馬拉松比賽因為坡道多寡或賽道是否險峻,在難易度上難免有差異,但我的想法是,「距離同樣都是42.195公里,所以差別不大」。因此,優先考慮的是「景色優美」、「賽後紀念品深具吸引力」、「很有趣或特殊紀念意義」等因素來做為參賽的動機。馬祖沒去過,離島的馬拉松賽事相對困難,因此更具有特殊性,從報名開始,可不可以順利成行都還是未知數,然而好事多磨,幾經輾轉,我和阿丹終於如願以償飛到了馬祖。
其實對馬祖幾乎沒有概念,只知道是最北方的前線戰地,一處偏遠的離島,風很大、很冷的地方,應該類似金門吧,所有模糊的想像,似曾相識卻又如此生疏。藉著參賽的機會來到馬祖,除了參加路跑活動外,其實更想在陌生的異域探險發掘每一寸新鮮。親身體驗在地純樸風情,有別以往的想像,讓我拋開腦海中既有的印象,一趟遙遠的旅行,滿足了我探奇的渴望。
在馬祖辦馬拉松?怎麼可能,滿腦子就出現許多問號,受地理環境影響,冬季強風春季霧濃,航班不固定,交通運輸是大問題,何況所有賽事器材、物資裝備須從本島運送,地方政府也沒有挹注經費補助,最重要的賽事規劃、人力資源等全須仰賴主辦單位的幾位前輩熱心、用心籌劃,歷經數月的奔波,終於成就了這一場史無前例的路跑賽事,這也是我繼金門、澎湖之後第三個離島馬拉松,跑步的足跡延伸到國之北疆,2014年11月1日馬祖馬拉松的舉辦無疑是一項突破不可能的創舉,因為特殊性及不確定性,能夠舉辦確實是讓跑馬人多一個另類的選擇,個人能參與這場盛事更是殊感榮幸。
賽前,在馬祖長大的同事告訴我,馬祖有山喔…,我不以為意,天真的以為只不過是個小島,山不高坡也不長,但從機場開往飯店的路上,隨著上下起伏顛簸,心裡就開始慌張了,導遊說島上的道路大概都是如此,意思是說路無三里平,聽完我馬上徹底覺醒,誠如起跑前主辦人獅子頭說的,全程只有前1公里及最後1公里是平路,其餘不是上坡就是下坡,這說明了路況仍具有難度,限時7小時的門檻不是隨便訂的,所以不能掉以輕心!但真正令我擔心的不是上下坡,而是那硬梆梆的水泥路,因為曾經有過傷痛經驗,所以遇有水泥路的賽道常讓我敬謝不敏,但這裡全是水泥路,只能去適應它了。
習慣追求成績的我,每次跑都覺得不輕鬆道,難得到馬祖來,我們早已決定用輕鬆跑的方式來應付這個令人討厭的水泥路,放輕腳步就不傷膝蓋了,要用緩慢的步調來遊覽小島風光,所以不必太過擔心。當日天氣超棒,清晨陽光已非常耀眼,秋老虎的餘威仍在,想到中午以後時刻才是最熱、最疲累的時候,唉!不用想太多,我們就是抱著輕鬆的心情來玩的。
在福澳港旁的運動場已有跑友陸續進場,宛如市集般熱鬧,不論熟不熟識,每個人都帶著熱情的笑容,心情充滿喜悅,像是一群參加馬祖旅遊團的大集合。除了參賽的跑友跑外,還有許多眷屬或好友前來加油,當然在地的縣政府及學校亦傾全力支援,不論做得好不好,學生們賣力的演出充分展現歡迎的誠意,現場所有人都給予熱烈的掌聲,僅僅三百人的賽事,像大型盛會一樣有聲有色,在主持人介紹路線及途中景點之後於九時鳴槍起跑。
隨著眾人興高采烈的出發,相機、手機是必備的隨身物品,大家有志一同,抱著觀光旅遊的心情而來,第一次踏上馬祖,觸目所及都令人感到新鮮好奇,無關美醜,所有景物,任何一花一草都是引人入勝,沿途想拍就拍。沿著親民步道跑去,經過發電廠後路面緩緩上昇開始有了坡度,果然平路只有一公里,隨著道路迂迴,湛藍的海水沿著岸邊渲染開來,純淨的空氣每一口都令人醉迷,路旁的哈士奇搖著尾巴,露出友善的姿態向過往的跑者招呼,放慢腳步之後,發現更多驚喜。爬坡上到折返點—馬祖神像,雖然昨日已造訪過,但這次用雙腿一步一步跑上來,以一種謙卑的角度仰望神像,巨石神像是由365塊花崗石堆砌而成,意喻媽祖每日護佑著島上居民,這是馬祖著名的景點,跑者們在廣場擺出最優美的姿勢拍照,眺望遠方海景令人心胸開朗,雖然浪費許多時間流連,但美景當前,誰在乎呢?
南竿島面積不大,除了媽祖像這一段來回跑外,其他里程就在小島繞來繞去,路線沒有重複,每一次遭遇的美景都不會重來,邊跑邊瀏覽,走過跑過千萬不能錯過,就怕遺漏了什麼,即使海洋中的船舟、路旁的山羊都是吸引我們注目的焦點,慢跑漫遊,讓單調乏味的跑步變得有趣。水泥路比起柏油路來的硬,經過二、三十公里的踩踏,從腳底傳回的訊息可以隱約感受到,感覺整座南竿島像是一塊堅硬的岩石,只是跑了三、四個鐘頭之後其實也漸漸習慣、適應這種硬路,因為一開始就約束自己要放慢、放輕步伐,才能夠持續到現在,或許我這雙腳太脆弱,只吃軟不吃硬啊!我的體認是,任何活動在確保身體不受傷害前提下完成才是最佳策略。
除了海島美景之外,支持我們繼續跑下去的能量來自民眾的加油聲,每次當我們真的好想用走的時候,看到熱情的鼓舞,就會不由自主的繼續邁開腳步;每一個補給站為跑者服務的馬祖高中學生,當你累得喘不過氣來時,她們親切的站到路邊遞上飲水,這些靦腆而認真的橘色身影,是最可愛的亮點。賽道經過南竿機場、馬祖酒廠後轉下坡進入介壽村,這裡是縣政府所在地,腹地寬廣也是較為熱鬧的地方,循引導人員指揮轉入一條狹窄巷內,莫非是特別安排,在納悶遲疑中,驚見兩旁居民夾道加油,站列兩側的民眾有的抱著小孩,還有洗頭洗一半從美容院衝出來的人客,熱情呼喊「你好棒!」「馬祖歡迎你」,被現場歡樂氣氛感染,我不禁慢下腳步,想把一路上的加油臉孔都一一看清楚,卻不小心讓真情的畫面射中淚腺,瞬間濕潤眼眶,我振作精神,努力卻又自然地微笑著,對這群向我們加油的人致敬。
馬祖因長期肩負海上堡壘的重擔,如今馬祖解除戰地政務,褪去了披覆戰袍的歷史,但原來的軍事基地仍原狀保留,所以不管賽道怎麼繞,沿途仍會看到許多廢棄的軍事據點或訓練基地,若不是這些「檢肅匪諜」、「軍民同心」、「光復大陸」等刻在牆上的歷史標語,任何人都會以為自己散步在某個南方的優閒小島上。往鐵堡前的路上,經過海龍蛙兵據點,看到真正的駐防的軍人,這是正港「前線官兵」,原本枯燥乏味的勤務,因為我們突然造訪,不約而同的調整今天的任務:列隊為跑者加油!穿過牌樓之後,循著戰備道跑到勝天公園,這條構築於海岸邊的戰備道是我我很喜歡的路段之一,兩側有路樹遮蔭,有徐徐的海風拂來,順著海岸優美的弧度,聆賞著湛藍海水波光,最吸引人的是,隨著腳步移動,經過不同位置而變幻令人驚艷的景色,不僅讓心情甚至連腳步也輕鬆了起來。
轉往中央大道一處坡道上,見前方一群跑者突停歇腳步,站列於路邊向遠方俯瞰,跑過去瞧瞧,是一處沿著山勢而建的石頭屋,方正的斜屋頂上壓著沉重的石塊,自成一體的聚落格局,不僅有著絕佳的整體美感,更彷彿是一個不隨時空流轉的典雅古城,佇立於塵世喧囂之外。里程累積到了32公里左右,經過民俗文物館後下到清水村,再轉往電廠方向跑去,到了夫人村之後就折返,沿途幾段小起伏的坡路仍持續考驗著,午後的陽光溫暖,而岸邊吹拂的清涼海風,正是疲倦身心的強心劑,回程的心情似乎更輕鬆了,過了親民步道回到福澳港,一整天的路跑旅程即將結束,隨著里程倒數,心情愉快卻有些不捨,我和阿丹併肩跨進終點,在現場與其他跑友互道恭喜,也分享彼此甘苦心得。馬祖馬跑了六小時又幾分鐘,創下42公里馬拉松最長記錄,上上下下累計爬升高度1132公尺,稍有難度的路線的確具有挑戰性,不好跑是事實,但聊起這一路來邂逅的美景,就讓人嘴角上揚,臉上泛起得意的表情,也因為一趟艱辛的旅程,才讓細節更加豐富。馬拉松有趣的地方是,精采的過程,是不經意的遭遇,至於如何跑完,什麼時間跑完已經變得不重要了。
當晚的選手之夜,不只是慶功宴,還有感恩的性質,席間大會主辦單位說明了賽事緣起以及籌辦過程,並介紹了主要成員,這次路跑活動圓滿順利結束,與會選手及眷屬們都報以熱烈的掌聲,另外連江縣政府秘書、教育局長等人也出席餐會,當場表示明年將擴大辦理的願望,亦獲得在場所有人拍手叫好。同桌的跑友說,馬祖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以及這麼好這麼優質的賽事,不來可惜了,另一跑友說,就因為這裡有不一樣的風景,好東西要要留給好朋友分享,但名額有限,下次把機會讓給別人吧!看來第一次的馬拉松已獲得支持與好評,有了成功的經驗,明年是極有可能繼續舉辦,甚至未演先轟動,且讓我們拭目以待。
附記:2014馬祖馬拉松軌跡圖及航行資訊
http://connect.garmin.com/modern/activity/625195552
賽後翌日遊覽馬祖名勝
一般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