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0太魯閣峽谷馬拉松完賽記
2010太魯閣峽谷馬拉松完賽記
以峽谷風光及自然景色聞名於世的太魯閣國家公園,每年都在中橫公路最壯麗的峽谷辦馬拉松路跑,讓喜愛慢跑的朋友沿著立霧溪畔、進入蜿蜒曲洞,身歷其境地享受絕美勝景,今年太魯閣峽谷馬拉松同樣吸引了七千餘人(全馬1900人/半程5100人)參與盛會,這也是國家公園舉辦「臺灣99四季馬拉松」最後一場的壓軸大戲,自2008年和阿丹初次來太魯閣跑過半馬後,對於未能深入更遠的峽谷,一窺更具震撼的天然景觀而有所遺憾,2010年再次來到太魯閣挑戰全程馬拉松,目的除了體能的考驗外,當然也順道觀賞獨特而令人驚奇的風光了。
為了參賽,前一日與土慢好友一起搭程火車至新城,當晚即入宿於○○客棧並用餐,後來才知悉這家民宿位置剛好在起跑點前200公尺處,這樣一來賽前就不用早起趕往會場了,因此也獲得較長的睡眠,其實每一場感覺都是硬仗,能有時間充電也不錯,吃飽睡好才有精神跑好,不管有沒有力氣跑,那麼就先安慰自己吧。就這樣一夜好眠睡到翌日自然醒,早點也由民宿代辦完全不用費心張羅,短暫的等待,想起了那位大哥說的「吃飽閒閒等比賽」的狀態一般,而晚間陰雨綿綿的天氣,天亮後即隨著雨停,原本的擔心其實是多餘的,往山谷望去團團雲霧罩山頭,涼爽適宜的溫度,這樣的天氣,這樣清新的空氣,簡直就是為跑者量身定製,我只能說感謝老天爺的賞賜。
起跑前有近萬人集結在橫貫公路牌樓前,人潮一路排到立霧溪北岸的遊客中心,盛況空前甚為壯觀,能吸引中外那麼多人到花蓮來,除了印證了太魯閣風光果然名不虛傳外,另一方面也是跑友熱情的支持,如同傅縣長致詞時說,蘇花公路斷了,但是我們太魯閣馬拉松沒有斷,仍然在同一個場地如期舉辦,此話似乎與馬拉松「堅持到底,永不放棄」的意涵相呼映,雖然到花蓮交通有些不便,而一年僅有一次的峽谷馬拉松盛會可是難得的機會。
上一回跑半馬時,阿丹在回程時差點無力返回,特別提醒她對於全程的配速須注意前半程勿過快,保留體力在後段,話雖如此,面對起伏的坡度自己也不曉得如何拿捏,42K的距離那麼長,中間要發生什麼變化誰也不曉得,反正好好跑完就達成目標。路線和往年一樣,起跑後先往後跑至亞洲水泥廠折返,來回這段路寬大平直,跟著前方人潮前進,暖身之後距離拉開,參賽的跑者經過牌樓受到民眾的加油鼓舞之後,即沿著溪畔開始進入優美的峽谷,清晨的涼風讓人跑得舒爽,前半段多是緩上坡,跑不快卻相當耗體能。
溪畔隧道是半程折返點,自此以後隨者里程增加跑者之間的距離也越拉越長,大川說後段的風光才是精華,自燕子口、九曲洞至慈母橋這段鬼斧神工的峭壁、岩洞確實是一大神奇,進入陰暗、濕涼的曲洞時一陣冷風沁入心扉,如果不是比賽,這裡應該是練跑的經典,曾在對岸高處留下足跡的錐麓古道,偶爾也轉頭尋覓它的芳蹤,不過因為持續在跑步的律動中無法仔細辨識,終究無緣再見到驚險的斷崖。通過天祥隧道後已快到了最高點,努力的跑、奮力的跑,怎麼還看不到折返點,人在疲憊時容易出現幻覺、意識不清徵候,明明是短短200公尺的距離,感覺要跑很久才到達,還好酸痛是短暫的,忍耐一下就過了。從天祥折返下坡,放鬆的心情真是不一樣,把手中的能量果凍膠灌下肚,補充回程的體力,實際上沿途設置的補給站相當充足,運動飲料、香蕉也不缺,大都能滿足跑者的需求,整體而言這次賽會的補給應給予鼓掌肯定。
大約25K左右見到小蟲,前半跑得不錯,以他的實力相信有不錯的成績才是,曲折小徑中來來往往的跑友互相加油打氣,30K以後正是考驗體力與耐力,即使下坡也需要體力來驅動雙腿,實力相當的跑者在此時忽前忽後的追逐,落後時也不用在意,因為想追也使不出勁來,到35K後慢慢跟上松哥,這隻熊上週才完賽100K,功力大增,挾著分組冠軍的氣勢參賽,大夥跑得苦哈哈,松哥卻是笑呵呵,據說每週練跑近200K,這種異於人類正常行為的不是人,而是超人。倒數5K我加快步伐,以穩定的速度奔馳,進入最後1K的上坡,更是使盡全力衝刺,出隧道後再見光明,咬緊牙關奔向終點,大會晶片計時完跑時間是3:52:19,稍後一段時間才見到阿丹進場,終點時間4:59:56,成績雖不如預期,但阿丹竊笑還在保五之列喔,可見分秒之間錙銖必較的重要性了。這次土慢所有成員也在限時內完跑,在慶賀每人再下一馬同時,有人已計畫要跑100K、有人在規劃何處完成百馬……,看看這些人越玩越大,令我望塵莫及,還是當個平凡人就好。
一般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