強風急雨登屏風
強風急雨登屏風
不為那山頂,只為這已經劃下的曲線,爬。不管能抵達哪兒,只為已耗下的生命,爬。無論怎麼說,我始終站在已走過的路的頂端。永久的頂端,不斷浮動的頂端,自我的頂端,未曾後退的頂端。———–余秋雨
那雙擱在陽台的雨鞋已經九個月沒動過了,外表蒙上一層灰,真令人懷疑是否還經得起野地摧殘?久未上山竟然大膽挑了屏風山來爬,是山林的誘惑還是挑戰的慾念被鼓動?從強風陣雨中領略屏風的威名,在濕冷顫慄的身軀裡感受山的溫度,想起無止境的陡坡,是一番苦戰與淬礪,風雨中的屏風山,的確讓人嘗到又嗆又辣的滋味!
屏風山(百岳編號.60:標高3250公尺 ,三等三角點No.6378)隸屬於花蓮縣秀林鄉境內,屬太魯閣國家公園。位於網名的支稜上;由合歡山東望呈南北橫向排列,狀似屏風,故名為屏風山。南面以斷稜崩崖與奇萊北峰連接,其餘三面則為立霧溪支流和塔次基里溪環繞。山頂在樹林中展望不佳,唯上至主稜後沿途尚有較好之展望。南望奇萊北峰,向東連接,奇萊東稜由南向北依序為太魯閣大山、帕托魯山和立霧主山;西眺合歡群峰,北有無明山和中央尖山南面雄偉的崩壁。名列台灣高山九障之一。(所謂「障」的定義是:山嶺頂平,橫亙如垣,密如籬藩,阻隔遠望視線如屏障者。)
登山時間:100年4月30~5月1日(二日)
人員:Arek、阿丹
行程紀錄
4月29日(星期五)
15:40 背包上車,土城出發,北2高至草屯接國道6號。
17:45 埔里晚餐(休60分)。
21:00 大禹嶺停車場,旁有公廁。整夜下雨,車內不得好眠。
4月30日(星期六)
03:50 起床,簡單吃個麵包後即忙著整理裝備。
05:00 天公不作美,小雨一直下,穿雨衣戴頭燈出發,登山口在合歡山隧道南口往天祥方向約一百公尺右側(勝財興飲食部對面),前方已先行的山友為新竹鄭氏夫婦等3人,以及高雄陳氏夫婦2人。H2560
05:25 塔次基里溪支流,從登山口一路下坡到溪谷,雨勢未停。H2280
06:50 鐵線吊橋,行程最低點H1950,吊橋已用鋼材、鋪設木板加強穩固,長約6公尺,續上行數分鐘到一開闊地為吊橋營地。
07:43 松針路底,抵達松林營地H2130,吊橋上來之後沿谷地行走於松林下,松針鋪地鬆軟乾淨,全程最好的路況就屬這一段,離開松針路後往左爬坡。
08:55 合歡金礦工寮營地H2410,雨中紮營實在狼籍,雖然笨手笨腳還是趕緊搭好。
09:20 換小背包裝著簡單乾糧及飲水,午餐是不打算煮熱食了,阿丹則是一身「輕」便服「裝」,營地出發,準備上稜攻頂。
09:55 抵最後水源,過溪後往上游溯行約20公尺後往左上切,溪谷上游近處可見二、三層小瀑布,從此開始爬陡坡H2420。
12:03 極陡碎石坡H3080, 原本就已鬆散的土石,在雨水浸蝕下更顯濕滑,雖有繩索可攀,爬行速度緩慢,阿丹疲軟臉色泛白。
12:30 爬上稜線取左行,右側不明顯山逕往奇萊北壁,稜線箭竹林高過人,整路風雨不停,吃足苦頭,稜上陣陣強風伴隨雨水,無情地打在身上,樹林間由遠而近傳來的呼嘯,充斥周際,轟聲隆隆令人震懾,渾身起一種莫名的緊張。
13:00 ▲屏風山H3250 基點藏身林木中,無展望,身體濕冷無法久留,拍照後原路回。此時正是飢寒交迫,稜線上覓得一處避風處,以麵包裹腹,才吃兩口,雙手已不停顫抖,冷得無法停留,迫使人儘快起身離開。
13:50 稜線叉路,下陡坡及碎石坡。
15:28 抵最後水源瀑布區。
16:02 回金礦工寮營地。大雨中躲進帳篷內,晚餐(麵食+高麗菜+雞蛋)終於可以吃到熱食了。
※本日登山(含休息)時間合計約11時。
5月01日(星期日)
05:30 起床,凌晨後雨已停,早餐後收拾營帳打包。
07:00 離開金礦工寮營地,臨行向土地公廟祈求平安,昨日到此地因下雨,來去匆匆未能前往祈禱,真是拍謝啦!濕潤的帳篷、雨衣放在背包增加不少重量,好在雨停了。
08:35 鐵線吊橋營地。
10:24 回塔次基里溪支流溪谷,陰霾的天氣,偶而飄著細雨。
11:15 回登山口,見鄭大哥夫婦在吃麵,上週他們才去大小劍,告知此山也不好爬,難度不容小覷,唉!看來又有一番苦戰了。
※本日登山(含休息)時間合計約4時15分。
12:30 驅車返家。
16:10 回苑裡老家,順便把雨衣、營具取出刷洗晾乾。
賢伉儷實在勇猛無比,跑馬登山雙主修,實在叫人敬佩….
說勇猛是言重了,只是能跑就跑,能爬就爬,樂在其中就好,有緣山中見囉!
一個比較特殊的身份,不知該稱呼您學長還是學弟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