空間尺寸與比例

空間尺寸與比例

每種建築形式都是當事人對幸福的一種理解_《艾倫.狄波頓》

依據現階段使用需求及家庭成員未來成長考量,設計師已參酌我們所提供之意見修正平面圖,空間配置及動線規劃已大致底定,經過反覆思考、再三確認,平面圖就接近定案了。

設計師給了二個方案,分別為設計師建議版本及依業主Fax圖版本,設計師建議版本為左右側牆心距離皆為530,空間比例為佳,但仔細推敲,樓梯寬度過小影響廚房及客衛入口寬度,其上(二樓)狹長型房間床鋪距牆僅剩約80餘公分,房內走道狹窄難免有捉襟見肘的窘狀,相較於二樓其他房間的確是過小了,考量房間合宜之適用尺寸及爾後分配之公平起見,捨棄設計師建議的版本,右側跨距仍以555設計,另建議樓梯加寬為250,如此調整後,廚房入口及動線變為流暢一些,也改善二樓狹長房間的壓迫感。

二個版本跨距都超過五公尺,都需附結構計算書(費用另計),雖然僅差個25公分,卻能解決日後令人擔心的問題,正因為「建築是百年大計」,所有細節不得不審慎評估,在檢討平面時即該有所取捨,對於空間尺度的增減,更必須用心體會與考究,我相信這樣的堅持是正確的。或許設計師在意的是平面圖的對稱比例,而我考慮的是如何方便使用及確保最基本的舒適空間。很多時候我們覺得一個空間很舒服、舒服的理所當然,但殊不知這些看似渾然天成的美好感覺,背後是設計者如何斤斤計較著各部尺寸而來,即便是刻意製造出來的,也能讓人感受一種不經意的自然美。有這樣一個結果,驗證了「人跟尺寸都是有習性的」設計原則,亦即,只有切合使用者習性的就是好設計。

平面計畫不僅是依需求所做的空間配置,也同時對不同空間量體大小、形狀及各空間的相互關係作動線計畫。以目前所擬定的平面而言,動線精簡無浪費空間,方正平面無畸零角落,近三個月時間一起和設計師腦力激盪,創造出空間使用最大值,相較於其他住宅設計圖,建築面積概略相同情形下,實際使用的有效空間卻大上許多,另外每個房間都規劃衛浴設備及櫥櫃空間,這些屬於基本的結構設施今日不作明日勢必後悔,現在「一次蓋好就是頂好」,預想二、三十年後的事吧,能想到的盡可能都考慮進去。每個人描繪幸福的方式不同,這一次,夢想家的樣貌,由我們自己來定義。

上 / 下一篇文章

一般留言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