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地配置計畫

基地配置計畫

    據李唐梁小姐告稱五月下旬已將設計圖送縣政府申請建照,縣政府承辦人已至現場會勘,基地無問題待圖審合格後就可發照,按作業流程最快約二、三周內即可取得建照執照,接下來就是依核准之建照圖洽商估價……,整個設計在此告一段落,隨著發包施工,夢想家將從紙上作業一步一步將朝規劃的藍圖付諸行動。

    從今年初迄今近半年的時間與建築師來回討論,終於將平面計畫定稿,雖然不是什麼大事,但卻是影響最深遠的階段,所以值得用心慢慢雕琢,對於參與討論的家人,看到最後完成的圖樣心中有莫大的成就感,總之,現在不必再為平面配置傷腦筋了。翻開最初的平面需求計畫,以及歷次的修正建議圖樣,其中的轉折和改變,都是因應未來需要,假設模擬、反覆推敲的結論。

所謂設計原本就該是一邊確認進展,一邊跟著狀況轉變前進的,在我們前進的途中陸陸續續會遇到叉路,猶豫該往右或往左。但是如果兩邊同時跨越必然兩頭落空,不過,實際上設計與Design在進行「創造的行為」之前,還須先有「捨棄的決心」。孝親房為了行動不便的老者放棄浴缸,客衛為了空間寬敞及兩性平等增設小便器,必然要捨棄浴缸。只是,這也不是太容易的事情吧!因為人都有主觀的喜好,人對美好的事物都會留戀,在留戀的事物當中如何去捨,就先確認我們的設計方向,再想想二十年以後的使用狀況吧,至少經過反覆思考的結論應該較符合實際些。

平面設計完成後,建築物如何放在基地上,週遭環境有何影響,進出動線如何安排,這是另一個重要的課題。其實在作平面時,時時刻刻都在思考「在有限的基地內要如何配置建築物」這個大問題,採光、還有風向,以及與鄰近建物的鄰接關係。建築設計真的可謂是面對一連串麻煩問題的挑戰。

    建築物與基地的關係,或者建築物與作為空地的戶外空間,並非在討論何者是主角,而是兩者相輔相成才能創造出建築物配置的精彩之處。其實,基地也有無言的壓力,在興建之前始終承受著來自鄰房的無言的壓力,或者相反的,新建農舍竣工後,是否也對鄰房施加無言的壓力。因此,建築物的配置計畫更須審慎檢討與鄰地的相對關係進行設計。

設計師對於基地配置規劃可以說「從缺」,僅有的圖面是把一座建築物擺在田中央罷了,可能認為不重要亦或隨業主喜好,要蓋在哪兒似乎成了很主觀的判斷,當然也可以等建物完工後再來安排,不過,不動如山的房屋已經定著於土地上,想改也來不及了。這個假日,我用心的規劃理想家園,規劃合適的基地配置才能讓夢想家計畫更臻完美,包含相關設施位置的確認,所有管線進出……等均無影響後,應該就朝這個配置計畫來進行了

上 / 下一篇文章

一般留言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