被遺忘的古堡:登李棟山~泰平山~馬望僧侶山O行縱走

IMG_5521.JPG - 20170219李棟山

被遺忘的古堡:登李棟山~泰平山~馬望僧侶山O行縱走

   曾經血腥的古堡經歷滄桑而斑駁,幾經花謝花開、日出日落,殞落憤恨的

山靈,終究選擇了沉默,但輕風不甘寂寞,低鳴嘶吼地似乎在說,這一段被遺

忘的故事。

   年後,趁者這次僅有一日的周休假期,就來造訪李棟山(李崠山)。

   這次的路線,我們選擇未走過的新路線,由李棟山莊出發,登李棟山後循

稜連走太平山、馬望僧侶山。上次來此,應該是十年前的事了(與登山社同

行),最近拜讀黃福森的大作「走向古道,來一場時空之旅」,書中介紹了北

台灣的李棟山這座知名的古堡,但卻少有人知日本時代泰雅英雄抗日血戰的

「李棟山事件」始末……,結合古道與大時代的故事,再次誘引我親身走訪。

   而同樣與山頂上的古堡讓人感興趣的是山腳下的李崠山莊。四十餘年前朱

萬鶴先生因戰傷選來此地過退休生活,在海拔約1500M的山腰起了這座李崠山

莊,整座莊區裡共有三間大木屋,皆是他個人從山上撿了斷木,一根一根搬下

山蓋起來的。這次造訪,看到李棟山莊已經頹杞許多,莊主在門口放了一個

投幣箱,以往登李棟山都會投20元當清潔費,如今似有似無的過路費只剩下

10元,其實不一定要花這費用,但路過的登山客還是都會投下硬幣,為了是延

續這奇特的傳統,還有投入對老人家的關懷。

   出發前朱伯伯好意邀下山時來喝茶,但下山因無多餘時間而作罷,我想朱

伯伯是想圖個高朋滿座、再現當年盛況,他泡的也許不是最好的茶韻,但泡出

的淡淡孤寂,卻讓我想待下來,細細地聆聽他口述當年的事蹟,因為這是對92

歲莊主的尊敬。

   登李棟山一趟,收穫的絕不是只有撿山頭而已,還有見證一段古道歷史以

莊主珍貴的片段回憶。

行車資訊

台北國道3>關西 > 內灣 > 120縣道 > 120縣道19.3K左轉過橋接竹

60 >60縣道20K左下叉路轉進馬美產道 >馬美產道5.1K李崠山莊

行程概述:

李棟山莊起登→李棟山(古堡)→泰平山→水泥產道→馬望僧侶山→馬美岔9.2K)→李棟山莊(5.1K

攀登山頭:

李棟山 H1914M 一等三等三角點

泰平山 H1708M 無基石 平緩的山頂上有一棵大樹

馬望僧侶山 H1577M 3-6268

行程記錄:

06:15土城出發國道3號關西交流道下接台3線再左轉進入120線道,07:14經過尖石大橋橋下尖石就是尖石鄉的地標

IMG_5483.JPG - 20170219李棟山

08:10馬美道路   新登山口立有標示牌  不由此登  續往左行

IMG_5486.JPG - 20170219李棟山

IMG_5487.JPG - 20170219李棟山

08:20馬美道路5.1K  抵李棟山莊  同一時間前後有一輛中巴是來自桃園的登山社團  還有數個自組登山隊

IMG_5489.JPG - 20170219李棟山
IMG_5490.JPG - 20170219李棟山

一早朱伯伯就在門外向前來的登山客打招呼  他今年已92歲了,身體依舊健朗,說話鏗鏘有力,只惜重聽嚴重。山莊越來越殘破,已不復當年盛況!這是我們第三次與朱伯伯合影

IMG_5493.JPG - 20170219李棟山
IMG_5494.JPG - 20170219李棟山
IMG_5496.JPG - 20170219李棟山

路過的登山客還是都會投下硬幣,為了是延續這奇特的傳統,還有投入對老人家的關懷與尊敬

IMG_5497.JPG - 20170219李棟山

山莊內部已漸漸殘破  但山友仍然持續注入熱情與關注

IMG_5498.JPG - 20170219李棟山
IMG_5500.JPG - 20170219李棟山
IMG_5501.JPG - 20170219李棟山

08:40李棟山莊起登

IMG_5503.JPG - 20170219李棟山

步道清楚易行   沿途叉路設有指標  標示二種里程距離   是因為路徑有緩坡及陡坡路之分   我們都走陡坡的捷徑路  其實就是一般山路  並無困難

IMG_5504.JPG - 20170219李棟山
09:20途中觀景台  步道旁有解說牌  是良好展望點

IMG_5509.JPG - 20170219李棟山

09:28 李棟山古堡的建築如此的堅固才得以保存至今,不像其他的駐在所只剩下遺跡但,現在看來彷彿荒城、漸漸被植物所掩蓋

IMG_5512.JPG - 20170219李棟山
IMG_5514.JPG - 20170219李棟山
IMG_5515.JPG - 20170219李棟山

09:30李棟山 李棟山位於桃園復興鄉與新竹尖石鄉分界上,頂上有顆一等三角點基石,海拔1914M,小百岳編號#28,從登山口李棟山莊 (海拔1500M) 起登算起,路長約1.5公里,總爬升約400公尺,雖名列中級山,但相較於其他中級山來說,因步道整理完善,走起來較不費力。 李棟山古堡: 李棟山山頂有座廢棄的古堡,是為泰雅族原住民與日軍的古戰場,早期日軍在此地建立砲台,搭配李棟山開闊的山勢地型,能遙打對山的泰雅族部落群,經歷過戰事摧殘與軍隊棄守,目前僅剩一座拱型城門與周圍爬滿藤蔓的城牆,當年原民與日軍激烈的戰況已不復在,歷史也只能隱藏在這斑駁的城牆中。 網路資訊說,這邊可以看到大小霸稜線美景,但事實況因頂上城牆高聳、雜草橫生,所以當天看不到任何展望,或許必須爬到城牆上才有可能窺見一二 (攀爬城牆是不被允許的,旁邊也有告示立牌禁止)
IMG_5521.JPG - 20170219李棟山
IMG_5523.JPG - 20170219李棟山

李棟山監督所城牆上的槍眼

IMG_5524.JPG - 20170219李棟山
IMG_5525.JPG - 20170219李棟山
IMG_5526.JPG - 20170219李棟山

 1913年改建後的李棟山監督所,也就是我們現在所見的李棟山古堡。當1914平定太魯閣族後,日本軍警評估蕃情穩定,周

遭的警備力才逐漸裁撤。古堡建築介紹,引用如下

古堡的平面呈四邊形,東西兩側各設稜堡一座以利防禦,大門在西北側,門外設照壁一座,稜堡及四壁共有射口(槍眼)31

個,西北壁根設有儲水槽,壁體下層為鐵絲混凝土夾土壁,厚達60公分,並有扶壁柱,上層則砌磚壁。大門門楣原有總督佐

久間左馬太題字的「慎守其一」匾額,現已失竊。 

IMG_5519.JPG - 20170219李棟山

09:40續往馬望僧侶山  循寬大古道前行  數分鐘後即左切入傳統山徑

IMG_5529.JPG - 20170219李棟山
IMG_5530.JPG - 20170219李棟山

杜鵑林小休補充食物,樹上指示牌「泰平山30-40分」

IMG_5533.JPG - 20170219李棟山
IMG_5534.JPG - 20170219李棟山

11:17 泰平山 H1708M 無基石 平緩的山頂上有一棵大樹 

IMG_5537.JPG - 20170219李棟山
IMG_5538.JPG - 20170219李棟山
IMG_5539.JPG - 20170219李棟山

 11:43步出森林接產道,取左沿小水泥路上行

IMG_5544.JPG - 20170219李棟山
IMG_5546.JPG - 20170219李棟山
IMG_5548.JPG - 20170219李棟山
產業道路上蒼翠的綠竹 

 IMG_5550.JPG - 20170219李棟山

11:50從鐵柵門旁通過後續行 

 IMG_5552.JPG - 20170219李棟山

 路旁的盛開的櫻花

 IMG_5554.JPG - 20170219李棟山

 左切入山徑  數分鐘後步出再接水泥產道 

IMG_5556.JPG - 20170219李棟山
IMG_5557.JPG - 20170219李棟山

紅榨槭在陽光下更顯嬌媚  楓情萬種

IMG_5562.JPG - 20170219李棟山
IMG_5563.JPG - 20170219李棟山

陡上轉彎處   視野遼闊,回望遠方高聳的李棟山

IMG_5565.JPG - 20170219李棟山

13:07(因為無路條指引  繼續循水泥路下行 浪費了約50分鐘找路)循水泥路下坡轉彎處  右側經過大水塔後再前行約50公尺後應往左轉入農舍叉路  從鐵柵門旁進入後即往左前方入登山步道  此處布條少須仔細尋覓   

IMG_5566.JPG - 20170219李棟山

  13:16馬望僧侶山   位於桃園縣復興鄉新光部落上方之山區,為李棟山向東延伸稜線尾端之獨立山頭,標高1577公尺,有一顆6268號三等三角點,視野佳,展望前方夫婦山、南插天山、巴陵山區,自塔曼山、巴博庫魯山一路往右群山。

IMG_5569.JPG - 20170219李棟山
IMG_5575.JPG - 20170219李棟山
IMG_5576.JPG - 20170219李棟山

13:40退回大水塔處樹蔭下  雖然不是很飢餓,但登頂後完成目標  可以放鬆心情好好料理午餐了

IMG_5579.JPG - 20170219李棟山
IMG_5581.JPG - 20170219李棟山
IMG_5585.JPG - 20170219李棟山

 14:18收拾後原路回程

IMG_5587.JPG - 20170219李棟山
 午後  青翠的竹林搖曳生姿 

IMG_5589.JPG - 20170219李棟山

14:16接馬美產道9.2K  往右行回李棟山裝

IMG_5590.JPG - 20170219李棟山

15:42回李棟山莊停車處  與朱伯伯道別後  隨即驅車北返

IMG_5592.JPG - 20170219李棟山
IMG_5593.JPG - 20170219李棟山

回程於關西遇塞車  回到土城時已是19:15 結束今日李棟山古道之旅 

後記:1.路徑清楚乾淨,因回程需踢5~6公里產道,故穿步鞋,行走較為舒適。

         2.登山行程時間較一般稍快,記錄僅供參考。

 

 

 

上 / 下一篇文章

一般留言

  1. To err is human; to forgive, devine. 犯錯是人性,寬恕是神性。* Alexander Pope 亞歷山大‧波普

     

    68國語言翻譯公司

     

    提供苗文翻譯等服務

     

    電話: 02-7726-0932

     

    LINE-ID: 0989000581

     

    PS: 點擊小房子會有優惠喔!!!

     

    華頓翻譯社

     

    翻譯公司|https://is.gd/eCqFli

     

     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