挑戰未圓的夢想─ING馬拉松完跑記
挑戰未圓的夢想─ING馬拉松完跑記
從沒想過要跑馬拉松,42公里的路程對我來說是一直是個遙遠距離。距九個月前參加金石馬拉松起,初次半馬以1小時53分完成,自己就感到很了不起,因為隨著年歲漸增,能夠再次突破體能耐力,的確不容易。有了參加路跑經驗之後,對於馬拉松賽事也開始留意,ING台北國際馬拉松是跑者年度盛會,更是不能缺席,一度想挑戰全馬的夢想油然而生,在猶疑、掙扎時,心想如果連報名的勇氣都沒有,那不就更沒機會跑了,於是就這樣傻呼呼的報了全馬,誰知報名之後才是苦惱的開始!
接著太魯閣馬拉松、玉山高山馬拉松,跑完好像越跑越有興趣,然而只不過是半程而已,雖然平日的練習不少,土慢每週三、五山中湖的團練也跟著練,但長距離的慢跑(LSD)或30K以上的距離也還沒嘗試過,眼看賽會一天天逼近,心裡恐慌、著急,壓力時與日增,沒有練習怎麼跑呢?如果沒有完跑或是半途落跑,以後遇到熟識的跑友,那臉不知要擺到哪兒去。直到賽前2週,回苗栗通霄山路跑了36K,費時3小時37分,跑完就覺得好虛好累!後來才知道是沒有進食,身體長時間沒有補充能量,所以才後繼無力,到了賽前1週,減量練習,不敢逞強,選擇近郊的龍泉路到安坑的山路跑了21K,嚴格說起來,這是報了名才開始練的,倉促的準備,對於全程42K是否能完跑,實在是未知數。
比賽的日子終於到來,清晨起個大早,趕緊吃個早餐,在這以前的半馬或練習跑都未曾吃早餐習慣,為了應戰今日的馬拉松,一定要補足能量。趕赴第一班捷運,慌張中出門卻忘了把香蕉帶走,又增添幾分不安,進入捷運站遇到土慢跑友,相互寒暄一番,也讓冷冽的清晨開始熱絡起來。西門站遇到了桐哥,就是他引領我進入馬拉松的前輩,一家三口今天一起為健康而跑,是令人稱羨的慢跑家族,桐哥說天氣預報氣溫會很高,一想到高溫那才是更令人擔憂的問題,要如何完跑,我開始憂慮是否有足夠的補給,以及思考如何補給才是有幫助的。
6時30分會場已擁擠起來,上個廁所後也沒空暖身了,吃了顆牛奶糖、喝幾口運動飲料後,隨即奔向集合處,也叮嚀老婆的半馬一路小心。胸前的號碼布418,與自己預估的時間4小時18分相當,這是臨跑前給自己的目標,廣場人潮越聚越多,等待起跑,緊張、興奮的心情仍然持續,不管結果如何,今天跑完壓力就解除了,大可不必管它多久跑完,只要輕鬆跑就行了,就當作一場練習跑吧。在精英組起跑後,現場氣氛也跟著higt起來,7時整準時鳴槍起跑,在一片歡呼聲中,跟隨前面步伐緩慢前進,看著戶外LED看板顯示氣溫15度,頭頂還有溫馴的陽光,果真是個慢跑的好天氣,橘黃色人潮一下子就把整條仁愛路塞滿,無法跑快,就當作是熱身吧!
轉中山南路前5K處水站,雖然不渴,但還是靠過去拿杯水,沿途民眾熱情的加油聲、鑼鼓聲讓人精神大振,在中山橋前的民眾舉著牌子:「YES YOU CAN」是的,今天我要用毅力完成馬拉松,告訴自己YES I CAN。繼續到了10K水站發現有寶礦力,心中大喜,如獲仙丹一般,趕緊灌了兩大口,出發前一直擔心補給問題,又怕天氣太熱,所以在往後的路上有水站的地方,盡可能停下來補充水,採取的策略是少量多次,希望在後段不致於體力耗竭。
沿河堤邊往堤頂大道,開始覺得太陽的威力,依然保持正常配速,邊跑邊留意體能狀況,以備隨時調整、應變。上麥帥二橋,也離開熱鬧街區,從市民大道西行不久,陸續見折返的飛毛腿,速度之快,令人敬畏,望著新光三越摩天樓地標,哇!還好遠啊~。通過21k里程時,看碼表計時為1小時55分,與預估目標一樣。折返後續往東行,一路上來來往往的跑者揮汗前進,照著自己的步調跑,沒有和誰比賽,是一種自我體能的挑戰。
30K後往環東大道,這高架橋上幾無遮蔽,雖烈日高照,但氣溫並沒有想像中熱,跑速有點慢一些,主要還是依著身體的感覺跑,33K附近遇土慢邱大哥,超越我後向他加油,也為自己加油!只要繼續保持現在的狀況,相信一定可以跑完。環東大道折返後,體能漸弱,不過精神毅力還在,偶而靠路肩向下望,欣賞河邊景色,偶而來個胡思亂想,藉以轉移疲憊的身驅,雖然如此,這每一公里的距離,跑起來感覺就是特別長。
過37K後不久,看到「倒數5公里」標示牌,此時碼表剛好是3小時30分,心想如果速度不慢下來,應該可以在4小時內完跑,於是加快步伐~,有點喘,有點累了,但我知道終點就快到了,要堅持到最後才行,這真是名符其實的「跟時間賽跑」,而「分秒必爭」在此時也更具意義,進入基隆路地下道,開始快步衝吧!轉回仁愛路,最後的200公尺,使盡全部力氣跑回終點,完成時間是3小時,58分45秒。這不是夢,真的跑完42.195K馬拉松,我用行動證明,也為生命留下註記,YES I CAN。
一般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