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雨天的【太加縱走】
『太加縱走』顧名思義是指:從太平山縱走到加羅湖的登山活動。根據衛星拍攝到的資料得知,這裏至少有十個湖泊聚集,傳說湖泊群是天上掉下來的碎玉所化成的,所以特別的明亮清澈。加羅湖是其中較大的一個,湖的面積約200×400公尺,周圍翠林環繞,當清晨煙霧從湖面裊裊升起時,彷若身置仙境,誠屬中海拔最美麗的湖泊之一。
下雨天的【太加縱走】
◎ 往加羅湖的路上,那是一種很棒的感覺。時光回到96年4月的加羅湖之旅,記憶中想到那潭湖水映入眼簾時的驚喜,以及坐在寂靜的湖畔,聽著風聲,看著雲動,享受著大自然與心靈的融合。緣於這般遺世獨立的奇麗風光,為了尋訪更多散落的明鏡,阿丹一直念念不忘的加太縱走,礙於交通接駁,事隔三年,終於搭上蘋果隊專車一償宿願。
◎ 雨天確實不利照相及紀錄,所以只能用眼睛用心去記錄眼前的影像,用身體感受的溫度,用耳朵聆聽風聲。
日期:99年6月13日 天氣:雨
參加人員:林良民、圓開、 王 小姐4人、小飛俠、黃漢櫸夫婦、鄭慧珠、黃瑞村雲行、李漢鎮、楊榮華、 李 先生、 李 太太、許惠森、陳添福、邱素丹、吳冠武
紀錄:Arek
行程紀錄
0545 台北車站東三門集合,天空烏黑黑,雨未曾停歇,山友問要不要改變行程啊~,換來領隊一陣訓斥「這個行程一延再延,再改就去不成了」,車子沿路在石碇、頭城分別接了幾位山友,到了宜蘭,突見藍天白雲、陽光乍現,心中暗自竊喜,不過只高興了十餘分鐘,仍就掩藏不住終日的陰霾。
0900 抵太平山遊客服務中心,今天山友剛好湊滿20人,得以團體票價150元進入太平山,下車趕緊進食補充體力,換雨鞋、整理裝備。
0905 出發前免不了拍照,見圓開兄鏗鏘有力的吆喝聲,為啟程注入一股活力,由服務站右側階梯上登H1890,經鎮安宮接鐵杉林國家步道。
0947~1002 觀景台,循步道走1300M終點處,雲霧濃厚未能遠眺賞景,開始雨,換上雨衣褲,為了拍合照,榮華兄一直搞不定相機,大夥等得心急,如果摸黑,就要怪是你拍照啦。再次出發隨即鑽入箭竹林中,雨中的艱苦行自此開始。
1103 在較寬敞的路上小休,濕冷不宜久留,三五分鐘後續直行,山路上下起伏不大,但路徑濕滑,不易行走,費時耗體力。
1116 多門山 H2275,三角點基石#6329位於路徑上,周圍箭竹叢無展望,未多停留續趕路。沿著稜線前進,路卻是又上又下,除了濃密的箭竹,不時遇到倒木,須用跨、爬、跪等姿勢越過,行進時手撥箭竹,還要注意腳下不要被樹幹絆倒,偶而有類似沼澤的泥濘,不小心踩下去可是會鞋陷其中啊。
1156~1235 午餐,選擇一處較為乾淨休息,全身濕透漸漸感覺涼意,喝個熱湯暖身,榮華兄的西瓜好像沒有很搶手,是因為太冷了吧。
1322 多望池,位於路右側開闊處,池中有許多枯木,小休。
1430 沿稜右來到大橫倒木,沒記錯的話這是三年前由對向探路到此地方,距離加羅湖約一小時路程。
1458 天池,據說湖只有中間一方小池有水,因狀似閃電又名閃電池,循路左下至池邊,自此後的景象已有清楚記憶。
1510 行至寬稜低矮茅草區,一片荒蕪,見右側有路條,應是往姐妹池的方向,
續直行。
1536~1542 抵加羅湖,由湖的上方往下看,湖水清澈,水位略滿,雨勢正大,無暇賞景,好不容易集合,拍照隨即閃人,不遠處路左見到偉蛋池(註1)。
1555 鑽芒草,右側叉路通往加羅山(往返約30分),已不見指標,隨前導續直行,右側為豪邁池。再前行左側為撤退池,下雨趕路,經過時僅是匆匆一瞥。
1609~1620 出芒草區至林蔭空地,享用山友的鳳梨、葡萄、荔枝等水果。
1721 下降約500M到神木登山口,接林道往左回,數分鐘後經加納富溪,清洗
一下雨褲,沿四季林道下行,見林道已出現崩塌,路面也破碎連連,可以想像的是,以後登山路徑將愈趨艱困。
1815 踢了約4K的林道,抵紅色鐵柵欄管制口,側邊留有小門,中巴打滑停在柵欄下方100公尺處,等山友陸續返回,合力推車,驚險中折騰了一陣子,好不容易把車搞定,才免於露宿荒野。
1909 天色已暗,榮華兄陪同圓開返回,全員到齊。
1917 離開柵欄管制口,出四季部落後接台7甲至宜蘭。
2300 回台北車站,賦歸。
附記:
1. 這是1987年元月台大山社的加羅湖加羅山首登勘察隊中,五名隊員有兩位是女性,一位名字中帶有“偉“字,一位綽號中帶有“蛋“字,故該隊就將此湖命名為偉蛋池,至於其他湖的也是該隊所命名吧;探訪加羅湖群時,思索它名字細說的故事,將賦予登山更多樂趣。
參考台大山社紀錄—- 加羅湖泊群
1. 日期:76、1、18~22 領隊:蔣守銘
隊員:鄭文凱、范綱祥、郭綺雯、李偉寧
登頂山峰:加羅山3△2319 岳界首登
2.日期:76、6、24~26
領隊:李守謙
隊員:30餘人
3.日期:76、10、9~11
領隊:陳文輝
隊員:呂炤煒、夏燕雄、陳子信、林心雅、陳敏宜、游淑琪、方捷音
加羅山和水池區位於給里洛山以北中央山脈主稜上,稜線至此開展一片緩平的寬稜。
此區被四季林道三面包圍,稜線南接南湖大山,東北延伸往三星山,為大濁水溪流域
的西北界限,其支流莫很溪的源頭;往西則隔蘭陽溪遙望喀拉業山北稜。本社到目前
為止去過三次,第一次為勘察隊,共探索本區十餘個湖泊中的六個,分別命名,並首
登加羅山。加羅山三等三角點,展望不佳。由四季村入山,沿林道接上獵徑,即是至
湖泊群,周圍為造林地,有伐木遺跡。再往北鑽箭竹林登頂加羅山,約半小時。該隊
一致希望未來的登山者千萬不要破壞此一處女地,以免步入松蘿湖之後塵。
2. 全程密不通風的箭竹,高度剛好打在臉上,雨天的太加縱走有什麼樂趣,對我而言只有自討苦吃而已,從閃電池到加羅湖才是縱走的精華,如果再次造訪,我會探索其他湖群,去看看它深邃的面貌。
一般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