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於馬岸古道今昔
關於馬岸古道今昔
嚴格講起來這不是登山紀錄,只是對於登山路徑的一段探索過程的記載。手中抓了二則2006年的紀錄資料,天真的以為可以去爬山了,誰知經過四年之後,天災的破壞以及人為的開發,地形地貌丕變,登山口不見了…,幸遇基隆朝陽三位大哥同行,艱辛闢路,雖未竟全功,但也算是一個好的開始。
原計畫從福山林望眼山走至北插,但來回走的行程單調些,近年來由山友相繼開闢了小烏來古道、馬岸古道,從資料得知其登山口林望眼山登山口相距不遠,如果接連一段古道採O型的登山計畫將更為豐富精彩。
預計行程規劃:福山→馬岸古道→1689峰(接南北插稜線)→北插天山→林望眼山登山口,全程含休息預估11小時。會選擇馬岸古道而捨小烏來古道(東段)的原因,一是時間同為5小時左右,一是小烏來古道接到十字鞍部後再到1689峰還要1小時的路程,比較之下應是較為省時。
行程概要
0645 抵福山107縣道17.5K終點,右轉接馬岸產道約1.1K轉彎處,左轉進入(即馬岸1號),大門未鎖,鐵門入口處有「杜樂麗溫泉莊園」。遇彌勒佛石雕取右行,數百公尺後抵杜樂麗民宿,停車整裝。
0700 準備出發時,遇基隆朝陽李千能、鄭煙松、黑龍三位大哥驅車前來,他們預定走小烏來古道東段上北插,下林望眼山O型,既然如此,於是結伴同行,並於兩登山口各放一車回程接駁,採走馬岸古道路線。
0730 從杜樂麗民宿上方產道出發,從鐵柵門右側進入後續行產道,右側水泥平房為馬岸7-5號,前行3分鐘右側鐵皮屋為馬岸16號。
0746 叉路,直行往小烏來古道登山口,取右續行產道。
0800~0824 產道到上方變成丁字叉路【註1】,先取左找登山口,折騰一陣子,沒有斬獲,無功而返(錯誤路線),時間已晚了,眾人心急。
0824~0940 回丁字叉路取右,循土石產道之字坡爬升,沒發現路條也沒找到登山口(錯誤路線),拿出航跡圖比對,鄭大哥決定就近闢路接回古道。
0917 在竹林中接至馬岸古道,位置約在709峰下方,終於鬆了一口氣,取右往西行。
0932 竹林行約數百公尺,過小溪,水量不大卻是山徑途中僅有之水源,往前遇香蕉樹右轉上小駁崁後即左行(過溪處已無路跡,花了不少時間探路),位於芒草中的竹寮已倒塌,僅看見鐵皮屋頂
,穿過芒草後右切陡上,數分鐘後再遇竹寮,屋頂塌平在地上,這一帶山區似無獵人活動,此後路徑不清,低矮植物、藤蔓淹沒路跡,黑龍兄的開山刀不停揮砍,找路、開路緩慢前進,鄭大哥忙著紀錄,李大哥在後綁布條,這一段上坡路走來辛苦。
1055~1212 抵馬岸山H1000,位於緩坡處,四周林木遮蔭,山字森林三角點基石被藤蔓覆蓋,清理一下讓它重見天日,藍天指標往1689峰還要3小時,評估往後的路況一樣不明,且上午找路也耗盡不少體力,今天就到此告一段落,休息、午餐。天熱,每個人都流了不少汗,也灌了不少水,尤其黑龍兄的綠茶、鄭大哥的濃郁咖啡來得正是時候。
1308 回過溪處,下山途中李大哥加綁路條,確保路徑清楚。
1320 過竹林後抵709峰下小休,好奇的是這步道從那兒上來的?
1336 山路順坡下行,接到產道,原來登山口即是在【註1】丁字叉路口中央H650,座標298092、2740955,這是一處山坡崩坍後的地形,有栽種果樹,無路跡、沒路條,下山後終於真相大白,騙很大的登山口令大夥傻眼。
1348 產道叉路,取左回,往右前行通往小烏來古道登山口。
1400 馬岸7-5號,繞鐵柵門出產道。
1418 李大哥回林望眼登山口取車,兩地距離2.8K。
1600 返土城。
附記:結束今天未境之旅,對於基隆朝陽3位大哥感到非常抱歉,誤了他們原計畫
行程,當然也要感謝他們一路相陪,更讓我見識到朝陽隊斬荊開路的專業和效率,關於馬岸古道有機會我們還是會去走完的.
馬岸山,我也是爬過林望眼山後
才知道已這一座
不過,板主日後還有走得機會嗎?
馬岸山之後至1689峰這段路徑還不明,會找時間再去探訪,可能是山毛櫸變黃的季節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