隱藏大安溪畔的明珠—2020苗栗大克山
隱藏大安溪畔的明珠—2020苗栗大克山
「大克山」標高1236M,位於苗栗縣卓蘭鎮與泰安鄉交界,當地客家人稱為〝大缺山〞,登大克山有三條路線,早些年欲登「大克山」,大致上會有二種選擇。一是從大克山森林遊樂區沿溪谷上至北稜(民國75年間—阿丹少女時期所走路線),二是從「馬那邦山」,經「司令山」後至「大克山」,也就是岳界裡赫赫有名的「馬克縱走」路線。本次行程所走的是南稜路線,係102年由苗栗山柑登山隊與當地白布帆休閒文化產業協會,合力開闢新路線,路徑乾淨無困難地形,雖然路程4.5K,落差740M,從登山口開始一路緩坡到頂,算是輕鬆小品的山岳。步道全程穿梭林間,山徑稜線崖邊一側是巨大相思林,一側是蜿蜒大安溪谷,不僅視野廣闊、風景優美,行走其間清風徐徐,令人心胸舒爽,往返約需5~6小時。這新路線真是絕佳,沿途俯瞰大安溪沿岸及沿線部落,良好視野,向東展視,則是雪山山脈的層巒疊幛,雄渾壯觀,與一水之隔的鳶嘴、稍來山相互輝映。這座山鮮少被山友提起,名氣雖不如馬拉邦山的喧囂熱鬧,但蘊藏著自己的獨特風景,靜靜地佇立在大安溪畔,在苗栗東南方的一隅,散發幽幽光澤,等候有緣的山友造訪。
日期:2020/12/26
交通:土城→北二高→新竹轉中山高→頭屋交流道下→72快速道路→台3線卓蘭大橋前左轉→接140線道→35.6K左轉產業道路→白布帆分校–停車
09:05 白布帆登山口出發。一早從苑裡自家沿140縣道往東,與國仁約在登山口會合,北部連下一個多月雨,悶到身體都快發霉了,今天難得久違的陽光,一掃連日陰霾。H490
09:15 循水泥小路爬坡緩上,陽光從頭頂照射,光芒耀眼卻迷人。
09:30 陽光穿透樹梢,灑落一片金黃,是季節限定色彩。
行走在樹林內,沿著步道緩坡而上
10:11 彎曲的樹藤,山友稱大克山之門或大克山迎賓門
向東眺望一水之隔的鳶嘴稍來等山岳
沿路步行於林蔭下,樹種以相思樹及血藤居多,倒木也多但不礙通行。
俯瞰烏石坑橋及部落
大克山砲台遺址,釘在樹幹的標示牌已裂損 有一開闊地及木頭桌椅休息區。砲台遺址腹地很大,現在已無任何遺跡可尋,在過去日據理番時期,為了箝制山下的天狗、象鼻等八個山地部落,曾在此建立山砲陣地以為控制。
11:45~13:00 登頂大克山,標高1236公尺,有一顆4204號三等三角點,山頂可眺望馬那邦山、司令山 ,俯瞰大安溪士林攔河壩及沿岸部落。休息午餐,山頂這隻小黃非常溫馴,待餵食飽餐一頓後卻獨自溜下山去了,一點都不留情面。與來自后里的山友合照後原路回。
遠眺士林壩與馬拉邦山
與來自后里的山友合照
13:33 午後的陽光在森林間波動,溫暖的光影撫慰人心,下山的步伐輕鬆愜意
14:35回到#1樁平台處,仰望筆直青楓,金黃楓葉是這一季的浪漫絢麗。
叉路,回程走B線下山,再接回另一個登山口
B線較為陡峭且有鬆動土石 雖有拉繩但不易行走 沿途有幾處古道駁坎遺跡
B線登山口 下接140縣道往右行,再轉入白布帆社區產道回停車處
15:00白布帆入口裝置藝術–黑后葡萄與爆漿蜜楊桃。續行100公尺回停車處,結束登山活動。
【懷念的登山歲月】屬於阿丹的青春記憶—與好友登大克山(民國75年)
一般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