庭園植栽─決定居住品質的關鍵
庭園植栽—決定居住品質及房屋價值的關鍵
苑景成真,裡外美皆。
忙了二年,戶外庭院的精華,最後一項植栽綠化工程完成,夢想家園真真實實地呈現在眼前。所有一切辛苦、付出與期待都成為有意義的事,我們只是平凡的上班族,看到這個結果,能夠完成自地自建的夢想,所有參與的設計人員、施工人員我心存感恩。
十年前這塊農地還是處於窮鄉僻壤中。數年後,隔著一條巷道,已經蓋滿了一排透天住宅,當決定在這塊土地興建房屋時,基地如何規畫使用與建築設計早已納入整體考量,親身佇立在基地中觀察、思考,對於心中想要的夢想家園已經了然於胸。
解讀基地本身所釋放的訊息,是進行建築規劃前最重要的課題,設計師或使用者對基地的解讀一旦不同,所完成的建築也會大相逕庭,並且會影響後期工程的設計。首要考量的就是建築蓋在基地的哪個位置與方向?建築如何與道路相連?另外,在滿足通風與採光需求後,適當的隱私也不得不注意。
預算有限,前後庭院地坪只用水泥壓花鋪面,雖然樸素但具堅固耐用好清理的特性,為了決定廠商猶豫了一段時間,農曆年後才開始規畫庭園綠化工程,庭園範圍不算小,不得不審慎規劃,錢要花在刀口上,最後這一項庭園景觀將是決定居住品質的關鍵,也是影響房屋價值的要素。
如何規劃呢?從遮蔽視線與製造景觀這兩個項目切入,思考哪種植栽應該種在哪個位置上,前庭則鋪設草皮,讓客廳、餐廳視野開闊,並能緩和強烈的日光照射。戶外庭園設計不只要考慮室外,也要將室外與室內的關係等細節納入考量。藉庭園景觀設計讓室外區域成為強化室內舒適度的手法。庭園的植栽計畫已經在設計住宅時一併納入考量,因為每個內部空間與外部空間之間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。庭園裡,最好能種植姿態美麗或是會開花的樹種,最好能選擇通年長綠的樹木栽種,大兒子鍾愛的落羽松,但冬季綠葉變成枯黃,雖有一番風情,但卻不適於住家庭園栽種。此外,還要考慮一年四季的庭園景觀、樹木的高矮、是常綠還是落葉等關係著樹木型態與性質的要素。也不可忽略植物是否適合當地的氣候環境與家庭成員的喜好。另外,種植一棵霖羽松代表家庭的精神「象徵樹」也是不錯的選擇。
更重要的是,戶外庭園計劃不是獨善其身的計劃,需要每一戶的植栽相互配合,一同交織出美麗的風景,並讓區域環境因植物的存在而變得更美好。還能讓家人透過觀察植物結出的花果,培養出珍愛生命、歌詠自然的情懷!
大多數人生活的時間都是在室內,少了庭園這樣的外部空間其實也無傷大雅,但不可否認的,外部空間的確能為生活帶來變化。透過花草樹木得成長,探究大自然生生不息的奧秘,看到花朵綻放,心情也會隨之開朗,這是孕育人性的重要歷程。外部空間就是這麼具有教育意義的地方!每天重複著一成不變的生活會令人感到無聊並因此而生厭,導致了生活流於制式化,而外部空間與半戶外空間即賦予日常生活些許變化,所創造的新鮮感是不可多得的附加價值。
住宅屬於私人資產,要滿足居住上的需求,而考量到防盜與隱私時,又不得不設置圍牆,位於鄰里社區的住宅設計,設計時就不是從一棟住宅來思考,必須從整個社區的角度來規劃。按照先前的基地規劃,自基地界線退縮2公尺後設低矮的格柵圍牆,圍牆內外的綠化景觀,不但緩和了建築物對街道的壓迫感,也讓室內有著更寬廣的視野,低調地融入社區街景,以美好的綠意景觀回應街坊鄰居,展現出對來往行人的體貼與雅量。
進行建築設計時,已經仔細觀察周遭環境,並預測此環境將來會如何變化,這個預測的工作,將會左右建築的賞味期。建築工程雖然只需一年多時間就能完成,但若想與庭園裡的樹木或花草交融為獨樹一致的景色,則至少需要十幾年的歲月。描繪未來十年後建築與植栽交織而成的風景。
所有建築的外部計劃都必須有其先見性,並讓居住環境隨著時間推移而變得更好。和建築本身的計劃一樣,戶外庭園設計也需預想時間變遷會造成的影響。完工時,剛種下的樹木雖然無法獨撐大局,但相信在不久的將來,絕對能成為烘托建築的美麗景緻。
Richard Ellenbogen
Richard Ellenbogen Plastic Surgeon Beverly Hills Babak Dadvand…